您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精美茶文 > 详细内容浏览
2009/5/12 0:00:00 来源:贵叶龙官方商城 浏览量:154
僧家道士的生活是一种啥样的生活呢﹖宋代道原之《景德传灯录》载:“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朝又复朝,夕又复夕,日又复日,年又复年,昼夜间,年岁间,就是这么三碗茶。《五灯会元》中记:“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日:‘饭后三碗茶。’”诚如唐代诗僧皎然诗云:“三碗便得道,何须苦口破烦恼。”
这是简单复简单的生活,明洁复明洁的生活,这简单与明洁有如一加一等于二,然则,谁又参破得来﹖佛家以茶表达生活,有如哥德巴赫猜想以一加一相表达,多少智慧超迈的高人为之踟蹰一生,白首皓经,兀兀穷年,终抱撼莫解。一日以三碗茶应对世间万端事情,你能么﹖世间多少事,劳其形、役其心,终日驱策人。往事、愁事、喜事、情事、麻烦事,世间一切事,套轭于人之颈脖上,使人有如坠入万劫不复之畜道之驴,终生转磨。原以为科技与经济的发达,可解人于倒悬,哪知更让人深坠苦海,譬如轿车与飞机,原是释人奔波劳碌的,现实却是奔波一点也未曾稍减,反而大增,今日东、明日西,昼放江南、夜逐塞北,劳力劳心,苦煞人也。董桥先生说:“科技是人民的鸦片,商业是人民之食粮金属和塑胶的硬体建设压碎了纸张和竹枝拼凑起来的书窗和竹简。”所以,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已是海市蜃楼的虚幻事了。法国作家罗兰·巴尔特曾满怀深情又怅惘地回忆:百余年前的夏天傍晚,巴黎家家户户门前全是乘凉的人,大家呆在一起什么都不干;这种情形,今天的巴黎将永远没有了。岂止是工业废气与商业香气交汇的巴黎,如今,连“人闲桂花落”的辋川与白云深处的寒山寺也见不到那种清胜了。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沁人茶香。
人生于世为稻粮谋,就让人无法以喝茶了事。苏东坡说:“我生涉世本为口”。“为口”实是人生无从拔出的泥淖。先生算是达观的人,然其亦“自笑人生为口忙”。东坡先生天生异质,怀抱的是可天下通吃、即或在长安“白居亦易”的大才,却因乌台诗案险些小命不保,此后而黄州而琼州,颠沛流离,呼吸于瘴疠之地,若非是糊己口养己家的使命压迫太甚,先生怕是懒得这么忍辱负重了。“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满纸虽是闲适与超脱,满怀却是哀哀复沉沉。现代作家姚雪垠生平要平顺一些,虽也免不了悲欣交集,却是欣多于悲:“我端起杯子,喝了半口,暂不咽下,顿觉满口清香而微带苦涩……我在品味后咽下这半口茶,放好杯子,于是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开始了。”好,微谙了人生三味。然其喝茶,却非喝茶了事,而是要喝茶干事,其人生之背负也并不轻松噢。仙去的香港专栏作家高雄,每日写稿逾万字,平常一万五,有时两万五,一年365天,天天不断,抄写二万五便脊骨酸软,何况要从骸骨皮肉中汲髓取血来创作呢高速运转的香港一刻不松地推着高雄高速运转的脑子,人何以堪﹖沦为了文字的农奴,成就自是斐然,而人生终究可怜。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未曾终卷而撒手西行,是累死的昼短苦夜长,现代人恨不得24小时都是白昼天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忙哪累哪为人生老,谁没有这么短促若鼓点的两声叹息前不久,看到某地出台了一个文件规定,必须保证让学生每天有8小时的睡眠。人尚未长成,身心却严重超载,居然要以文件来规定生理本能,说来堪哀,动人深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