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新闻 > 政策法规 > 详细内容浏览

政策支持如何惠及福建百万茶人?

2009/5/12 0:00:00  来源:贵叶龙官方商城   浏览量:220

在分析福建省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的会议上,省领导强调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要紧紧扭住发展,着力“四个重在”,并再次提到关于“三农”扶持政策问题。茶叶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农产品。福建省数百万茶人将在政策上得到什么样的支持与实惠呢?

“三农”补贴

政策:2008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637亿元,增长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2009年,中央政府将做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把中央财政的400亿元补贴资金用好用活,使企业增加销售、农民得到实惠。此外,中央政府还追加投资,改善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服务。

解读:2008年,国家付出的农资补贴中,也有茶农的一份。上半年,化肥价格走高,农资补贴确实为不少茶农解了燃眉之急。2009年,茶农购买生产设备和家电、汽车等,也将获得额外的补助。

中小企业减税

政策:2009年,政府将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税负。今年将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落实已出台的中小企业相关税收优惠及出口退税等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解读:茶业企业多数属于中小企业,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金融优惠,自然能波及到茶业行业。对本小利小的茶企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目前,福建省已经有相当的茶企业,特别是农产品龙头企业,享受到了减免所得税的实惠。

“三农”信贷支持

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融资难问题。

解读:不少茶业企业,拥有良好的上游资源,却苦于资金限制,不能拓展下游网络,不能引进最新加工技术。获得“三农”金融支持,茶业企业将能加速发展,尽快做强做大,早日实现产业升级。 从福建省内来看,已有通过茶企业为茶农担保获得银行免息贷款的政策,并付诸实践。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解读:迄今,茶行业还没有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但是,针对食品行业的安全监管,将会越来越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将成为茶业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相应地会增加运营成本,促进市场分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道门槛,这必然将淘汰一部分不符合标准的茶企业,进而达到逐步规范茶业市场秩序的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完善扶持政策,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解读:我国正在构建中央、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制茶工艺、茶具生产工艺、茶戏剧等不少涉茶项目,都已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财政,相应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其传播与繁荣。在政府的支持下,更多的茶文化与茶历史将进入公众视线。 同样,在福建,到现在为止,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与茶业相关的资源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两岸关系新局面

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积极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积极推进两岸金融合作,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提供融资服务。加强两岸双向投资和产业合作,拓展和深化农业合作。

解读:在我国内地的茶圈,有不少台湾茶人已经扎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事业成果,成为圈内名人。金融合作的新模式,将开启台湾商人在大陆融资、贷款的新时代,帮助台湾茶人解决一时之需。另一方面,在两岸农业合作中,茶叶生产与加工是重要的一环;拓展和深化合作,茶界将是最早一批受益者。

相关文章

“喜吆喝”微信公众号
“喜吆喝”微信公众号 
政策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