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新闻 > 市场走势 > 详细内容浏览

中国茶叶电子商务的现状

2009/5/12 0:00:00  来源:贵叶龙官方商城   浏览量:201

中国名茶数不胜数,其中十大名茶远销海内外,但是仅凭供销社式的销售模式,很难打开更大的市场,不能让更多潜在客户了解到中国茶叶的优势。

作为世界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大国,中国茶叶年总产值达百亿元,但在茶叶电子商务领域却几近空白,如何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易茶城”凭借经营自己黄山毛峰多年的优势整合国内名茶的的强势资源,已着手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快电子网络化进程。于日前推出“易茶城”电子商务B2C平台。

目前我国茶叶这一传统产品,明显脱节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打开网上有关茶业的网站,除了摆放着少数茶业产品的图片、简单的文字介绍以外,可获取的信息甚少。全国范围内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信息仍然主要依靠分销商和报刊信息。“中国茶文化性强,商品性弱,在21世纪这样的信息社会,它显得跟不上时代。”某位IT业内精英这样说过。

据了解,我国有着近1700万亩茶田,茶叶研究机构有20多个,设有茶叶专业的大专院校10余所,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从事信息收集、分析、加工、传播的机构,一些茶叶学会、公司和试验站分别设有从事茶叶图书、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刊物出版部门,但仍未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信息的网络服务,一些茶企业或机构甚至连计算机等设备都没有,茶交易还停留在“供销社时代”。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市场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很多条件还未完善,在茶叶市场上更显突出,因此茶业要更快地走向电子商务,三方面工作缺一不可:一是打好信息化管理基础,做好技术准备;二是大力推广品牌,建立一定的消费信用;三是形成快速通畅的物流通道。

茶叶专家认为,茶叶的交易具有种类多、规格繁杂、交易时间性强、批量大的特点,这些特点本来十分有利于电子商务进行产品甄别和集合竞价,然而由于全国各地市场分散、规模偏小、区域性突出,使得各地茶叶中心无法利用电子商务真正完成由一个商场的组织者、管理者向一个市场经营者、商务服务提供者的职能转变。像南方市场这种大规模的集信息流、物资流于一个平台的市场的建立,为电子商进入茶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 洞庭碧螺春 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 六安瓜片 君山银针 信阳毛尖 武夷岩茶 安溪铁观音 祁门红茶

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巷子太深了,香气也就淡了,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为中国茶叶开辟新的商机。

相关文章

“喜吆喝”微信公众号
“喜吆喝”微信公众号 
茶叶
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