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12 0:00:00 来源:贵叶龙官方商城 浏览量:229
壶是人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一个嘴、一个把手,这就是壶最基本的形象。其实,这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壶,可有着悠久的历史。
年届七旬的南宁退休老干部李文收藏了近百把壶,或是酒壶或是茶壶,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材质丰富。欣赏他的藏品,如同翻开一本壶的百科全书。
“汤瓶”“水注”,壶的旧称不少
茶壶、酒壶,这是壶在现代生活中里最常见的名字。如今人们所称的壶,在古时候有过其他“曾用名”。
李文说,壶在古代历史上有过不少其他的称谓,比如说“汤瓶”、“水注”等。
为了让记者弄明白这些旧称的意思,李文挑选出几把壶让记者仔细看。原来,细心的李文把自己收藏的每一把壶都贴上一个标签,上面写明壶的名字和收藏时间。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沁人茶香。
这几把壶就是有的叫“汤瓶”,有的叫“水注”。名称之所以不同,是大有文章的。李文介绍说,现在说的茶壶,过去不叫壶,而称为“汤瓶”,意思是注水的容器。比如说鸡首汤瓶,产生于三国末年至两晋时期。
鸡首汤瓶通常是在小小的盘口瓶的肩部一侧置鸡首,尖嘴无颈。另一侧塑鸡尾,头尾前后对称。肩部置双系,腹部丰圆,全器宛如伏卧的鸡。而“注子”则是古代酒壶的名称,材质有金属或是瓷。
那么,壶的叫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李文介绍说,在明代,人们饮茶的方式自然而简朴,但是茶具却发展得很快,品种更加多样化,功用更加明确,制作更加精细。人们的思想意识、艺术追求和社会风尚等更能通过茶具的书法、绘画图案甚至造型等装饰手段表现出来。
当时饮茶,开始直接用瓷壶或紫砂壶泡茶叶,并逐渐成为时尚。壶的名称也于此时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