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茶史 > 详细内容浏览

见证马帮繁华的茶马古驿站

2009/5/12 0:00:00  来源:贵叶龙官方商城   浏览量:221


墨江被人们誉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把县境一分为二,一半留在了亚热带,一半留在了北温带。每年的夏至日,太阳的直射点移至北回归线。这天,在墨江,会产生立杆不见影的天文奇观。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离墨江县仅9公里的碧溪村。

碧溪,原名碧朔。《云南通志》记载: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设恭顺州时,碧朔为恭顺州驻地。恭顺州设在碧朔共历时127年,于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移恭顺州至他郎寨(即今天的墨江县城)。茶马古道造就了碧溪的历史繁华,这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在马帮年代,每天至少有1000匹马从碧溪经过,傍晚,插着各大商家名号大旗的马帮在镖局的护送下,和着声声响铃,进驻碧溪。老人们回忆,马帮年代,碧溪村里家家有口饮马井、户户有棵栓马柱、形成规模的马店八九家,其中最大的可容纳上百匹马。

碧溪以前是一个镇,如今合并以后成了一个村,这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于是在碧溪村,我努力寻找着它和沙溪古镇的异同。那天恰逢赶集,在如潮的人群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人喧马嚣的时代:夕阳下的古碧溪,大队马帮驮着茶叶、布匹、盐、大烟和日常品进村了,商号大旗在马背上猎猎作响、驮马头上的红花颤颤巍巍、马蹄和着响铃缓缓而至,那些身穿西装、头戴毡帽的老板,从马背上下来,径直进了某一家客栈。在那里,长期为他提心吊胆的相好,早已望穿秋水。到了碧溪,他们满身轻松,这个繁华的驿站,给他们带来了家的感觉。

南来北往的马帮,带来的是外面世界的诱惑和信息。长期和马帮打交道的碧溪人,顺理成章地走上经商的道路。这是一个并不注重农耕的村庄,从古至今都如此。碧溪人随马帮出行,外出赚钱回家,盖起了深宅大院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今天的碧溪,马帮已经远去,只是那些沧桑破败的老宅子,尚在见证属于碧溪的那个马帮时代。老人们说,解放前的碧溪人,人们扛枪赶马,那时候,村里的枪支可以武装一个营;赶马让人们过上了好日子,一时之间,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解放时,村里的地主有70多户。

今天的碧溪,随处可见古香古色的建筑。顺着穿村而过的茶马古道,青石板泛着岁月的光泽,古道两旁的老房子基本上全为土木结构,历经沧桑的雕梁画栋似乎仍在讲述着这个村庄的辉煌。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沁人茶香。

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八角楼都是村中最显眼的古建筑。八角楼在村中央,茶马古道从楼下穿过,这座三层楼的土木古塔式建筑,底层用四根大柱子支撑,目的是便于通行。平时,楼上的二层三层大门紧锁。楼顶置大铜葫芦,外观雄伟、壮观、气派。八角楼在历史运动中曾受过破坏,后在古建筑恢复大潮中,请了剑川木匠来还原。虽然如今的八角楼依然展示着非凡雄姿,而饱经沧桑的老人们却叹惜,新楼的风格和以前大相径庭。

我们走近了碧溪村公所,那幢三层楼的老宅子,奢华的气息扑面而至。这是村里年限最短的老宅子,它的主人叫李秀山,一个马帮关卡的负责人。通海木匠远近闻名,这座宅子正是出自他们之手。1939年至1949年,这座宅子整整盖了十年。那是一个交通运输落后的年代,我们无法想象建盖房屋用的那些石头和木材要经过什么样的艰辛才能组合成眼前这座气势恢宏的四合院。走进李氏大院里,雕花门窗、笔直柱梁、大烟台、厚重的木床、无一不在显示那个时代的奢侈生活和能工巧匠们的心血。宅子的用料十分考究,所有的柱子没有榫头,直接从一楼伸向三楼。大院共22间房,坐在宅子三楼那间阳光通透的观景客厅里,屋里全是以前留下的古老家具,桌、椅、柜子,无一不散发着沧桑的气息。观景客厅正对着茶马古道,坐在灰褐色的古椅上,喝一壶普洱茶,遥想当年马帮从眼前穿街而过的情景,多么惬意!

67岁的老人何延年,安静地坐在古道边的小商店里。他的身后,便是祖上遗留下来的何家大院。那是一个“走马转角楼”的院子,二十多间房,一百多年的历史。老人很健谈,对碧溪的历史人文了如指掌。回忆起碧溪的马帮年代,老人的心情有些激动。“一到下午,响铃阵阵,那时候我还小,把头从门里探出来,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些来自外面世界的人。”如今,他已经退休在家,经营着一爿小商店,聊以打发晚年。透过老人的缓缓语调,碧溪的古貌开始清晰起来。他拿出了一张发黄的照片,那是1958年的碧溪。照片上的碧溪,还能清楚地看见城墙,八角楼格外引人注目。何延年说,他小时候记得的碧溪,每到夜幕降临以后,加强戒备,守城兵丁持枪巡逻,以保驻扎在这里的马帮和百姓的安全。

在碧溪,有个院子是老庾家的。庾氏在墨江的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随黔宁王沐英入滇搬迁至碧溪,数百年一直从事农商,积有余资,购置良田千余亩,体恤乡里,深得人们爱戴。在其家族史上,庾家人才辈出,堪称碧溪之首。

挂在庾家大院后墙上的牌子,记载着从这里走出去的名人,他们无论从商、从政还是从艺,无一不是声名远播,比如,直到如今还被老昆明人津津乐道的庾恩荣、庾恩旸、庾恩锡等人;而庾恩锡的孙子,便是台湾著名歌手庾澄庆。

碧溪远近闻名的家族还有老段家,这个曾经鼎鼎大名的富贵之家在1924年时,曾出过一名上海复旦大学的经济学学士段宗承。 而那位如今经营着小商店安度晚年的何延年,他的家人也大多在美国和英国等地,他还有着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妹妹。

世代经商,那些手艺流传至今

在碧溪的巷子里闲逛,破败的深宅大院比比皆是。够得上规模的大富人家遗留下来的老宅,至少还有六七处。这些宅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物是人非,辉煌藏在了人们的回忆中。马帮造就了碧溪历史上的繁华,在今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仍然继承着祖上养家糊口的手艺。碧溪距墨江县城很近,便利的交通,促使这里的人们不事农耕,一心经商。

早上八点,我们如约来到李光宝的豆腐坊里。十多年来,他一直靠制作豆腐养家糊口。如今,在墨江县城卖豆腐的没有几个不认识他。李光宝的豆腐坊有些简陋,是典型的家庭式作坊。表弟和另外两个亲戚给他帮忙,每天凌晨2点起床,一直干到晚上11点才能睡觉。我们去的时候,他已经做了80公斤豆腐送往墨江县城。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作坊里,每天要生产出三四百公斤豆腐,并且供不应求。

张宏家在生产米线,夫妻搭档还请了四个人。我们“私闯民宅”,竟被他们误以为是来偷学手艺的。米线生产基地就在他家的小院子里,四周摆着十几个装满米浆的大盆。张宏说,其实,做米线是件挺简单的事,先将米磨成面,再发酵20来分钟,最后倒入米线机就可以了。生产了17年的米线,每天六七百公斤,掐指一算,自己竟然生产了三四百万公斤米线,这个数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在碧溪,煮酒熬糖七十二行,几乎行行都能在这里找到祖师。一户李姓人家,祖上是做棺材的,这种手艺也传到了今天。好奇心驱使我们走进了他家的院子,一个光头男子从一口尚未完全成型的棺材里抬起头来,面对镜头,一脸和气的笑。他的老父亲坐在旁边,时而对儿子的活计提出意见。他家的生意不错,生意做到了墨江、景洪甚至昆明。

早上的碧溪并不安静,家家户户都是一副忙碌的样子。做包子的、做甑子的、开加工厂的,每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在这里,人们过得丰衣足食,就是邻居把生意做到昆明、做到上海,甚至做到国外,人们也不会大惊小怪。

我一直在村里打听跟马帮相关的人——马锅头、马夫或者那些提心吊胆等候在家里的女人,然而没有,碧溪的最后一个赶马人,两年前去世了。一位村里的老人告诉我,唯一一位健在的马帮成员,神经已经萎缩,可能没法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不指望能从这位老人的嘴里得到什么,只为去看看他。绕来绕去,在村外的菜地里找到了他。

当年的马帮护卫员张志贵,已经87岁。戴着草帽,穿着蓝色中山装,正在锄菜地。家里只有他一人了,儿子去了勐遮,女儿嫁了。我走到他的身边,老人停下手中的农活,勉强朝我挤出一丝笑容。他的喉咙里发出“嚯嚯”的声音,气管炎又犯了。老人的耳朵有些聋,我们在他的菜地里坐下,打开了他尘封的回忆。

17岁那年,老人开始了他的马帮护卫生涯。无疑,这是一项充满了生命危险的活儿。“我已经是死过五六次的人了,”从他颠三倒四的话中,我尽量梳理出和马帮相关的回忆。马帮一天行程60公里,累还是其次,关键是危机四伏。每月的工资是二十五块大洋,在整个马帮中,已经算是最高的了。做一名马帮的护卫,就得把脑袋别在裤腰上,说不清哪一刻,一颗子弹就一命呜呼。所以,护卫是马帮的核心力量,顿顿都有肉吃。如果哪一天被打死了,做老板的,就一次给家人二百块钱了事。

张世贵老人仅从事了两年的马帮护卫,他们的马帮去缅甸,老板被人杀了,对方大发慈悲才放过了马帮成员。我想再从老人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可他总在重复着那句不知所以的话:“这是我家的菜地,一直是我承包的。”

我不知道,在我之后还会有多少人会去向他打听马帮的事。我坐在他旁边,请摄影记者为我们拍照,照片上的老人,一脸的紧张。我们起身离开,老人还是一脸的茫然,他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会知道他的名字,为什么会向他打听起马帮的往事。

乡村档案

碧溪村,原为碧溪镇,现合并到了联珠镇,距墨江县城9公里,交通便利。村民为汉族和哈尼族杂居,受古碧溪商业气息的影响,这里的村民多为商人。碧溪曾是富庶之地,现村中留有当年大富人家的深宅大院六七处,保存较为完好。碧溪现有住户926户,3813人。


相关文章

“喜吆喝”微信公众号
“喜吆喝”微信公众号 
茶马驿站
碧溪